2)第2章 整理记忆_重生六十年代末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儿媳妇,比较刻薄,说话特别难听。因此,在父母的溺爱下还算活泼的王素绢越来越沉默,为了让自己的力气变小些,吃的越来越少,生生的把自己饿成了一个林妹妹。

  其实,孩子在小的时候,拿捏不准力气的大小是很正常的事情,长大之后就好了。关键是幼小的王素绢碰上一个刻薄的小老板娘,还没有询问父母自行采用了一个错误的处理方式,饿的手脚发软确实就没了什么破坏力了,这也就成了她后来的行事准则。而对于怎么养孩子,王父王母则是新手上路,也没有靠谱的长辈,这就让王素绢在错误的路上一去不复返,而王父还当孩子体弱是他的原因呢,不好好歹他能养家,到也没有指望一个姑娘做什么事情,就娇养着孩子,到不至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没干过出力气的活到时真的。

  变故发生在老掌柜去世那一年,老掌柜的儿子媳妇当家了,孙子对药铺的伙计也上手了,就不愿意再留着王家三口了。王父倒也没有赖着不走,因为在城里没家没业的,就决定搬去农村住,当时全国范围大旱已经初露端倪,王家一家是在逃荒潮之前来到泥湾大队的,由于懂草药能当个赤脚医生,大队长还是比较欢迎王家一家落户的。

  王父选择在泥湾大队落户的原因很简单,虽然周围没有河,但是这个大队的人均土地多,也比较肥沃,夏天时,不管是大沟还是大坑,能蓄水的都会被雨水填满。即便天再旱也没有饿死过人,西边岗上还有一座水库,再远一些一天多脚程远的地方还有一座山,常见的中草药应该不会缺。王家是外来人口,刚落户泥湾大队时借住在大队以前的仓库里,由于王父算是稀缺的技术人员,大队支书还免费为他们划分了一块宅基地,在村西边,只有王家往东才有人家,西边是小杨树林。为了不招人眼,也为了尽快入住,王父盖房时,就起了三间农村常见的土坯房,木头椽梁,秸秆编成毡子盖顶然后用泥压,还另起了厨房和院墙。其他农家有的家伙事,王家也慢慢置办了,没有的也不弄来显眼。

  作为农村姑娘,王母对于农活还是比较适应的,因为那个时候都是集体出工干活,大伙的积极性不高,除了夏收和秋收,日常劳动强度很小。而王父就不行了,不过好歹手上有功夫,这一家倒也没饿着过,当然王素绢除外。王父进山采药时还挖到过两颗百年人参,其中一颗换了500块钱,还有以往积攒的300块钱和100多个大洋,加在一起已经算是家底丰厚的那种了,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农村盖3间大砖瓦房不过才300块钱。砖瓦房王家不是盖不起,不过在泥湾大队人生地不熟的,宅基地又划在了村子最西边,家里老的老、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