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6章囚笼_穿越抗战军火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去,夯土围墙面对坦克的碾压脆弱不堪,泥土飞扬中,围墙从人间蒸发。日军射来的机qiāngzǐdàn打在坦克、装甲车上叮当作响,溅射火星,装甲车机qiāng扫过去,日军纷纷中弹身亡。连续拔除十几个机qiāng火力点,战士们将日军机qiāng、子弹搬上装甲车,送回仓库。

  这几天夜里刘涵运送过来两百多座钢筋水泥碉堡,这些碉堡安置在坦克推平的围墙处,每隔五百米设置一座碉堡,在地面,劳工们的活动范围扩展到了围墙,占据了整个集中营。

  井陉机场频繁派出飞机空袭日军,日军在一座座土台上架上高射机qiāng对空射击,刘涵派出坦克和装甲车歼灭了几座土台上的日军,战士们占据了几座土台,在土台上架上八十二毫米迫击炮轰击其他土台上的日军。一座座土台相继被劳工们攻占,失去了土台这个制高点,日军已无法对劳工实施封锁了,退回了石门附近的兵营。

  在这个时空再过几个月,也就是明年,日军将在华北广大地区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将广大抗日军民封锁在根据地,极大限制了根据地军民的活动范围。现在刘涵就打算借鉴一下后世日军的做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日军来一个囚笼政策。用碉堡在石门集中营与元氏县之间的铁路、公路附近构筑一条铜墙铁壁,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在这片区域每隔十里地建立一个由三百座钢筋水泥碉堡群组成的村子,将劳工武装起来,迁移至这些村子里,使日军无法通过正定、石门前往郑州。另一方面也能将元氏县、井陉连为一个整体。

  八路军对刘涵制定的囚笼策略极为支持,认为倘若真能在铁路线上建立若干碉堡,必定会将日军挤出石门。八路军将三万多劳工收编,从各部队抽调指挥员、政工干部、老兵充实队伍,以三万劳工为主,组建了十个团,刘涵为这些部队提供了五千支左lúnshǒuqiāng、五千支xiàndànqiāng、两千挺布伦机qiāng、七百万发子弹、两百门八二迫击炮、五万枚迫击炮弹、五百个飞雷炮、一万个zhàyào包,另外还有三万套防毒面具。这十个团主要担负石门集中营至元氏县的防御任务,阻挡来自南、北、东三个方向的日军的进攻。

  刘涵带来了大批钢筋、水泥、河沙、碎石子,堆在元氏县的仓库里,每一天都会有八路军部队、游击队、百姓推着独轮车过来运走建筑材料,到制定的地点建设碉堡群。这种大工程没有秘密可言,很快日军就调集第109师团、第18师团以及邢台、邯郸日军对八路军驻元氏县和石门集中营部队发动南北夹击,试图阻止八路军的囚笼计划。三万劳工都交给八路军了,打仗的事情他不用操心了,八路军比他这个半吊子强了不知多少倍,只要给足了武器、dànyào,凭借集中营那边的碉堡群小鬼子就是过来十万八万也未必突破防御阵地。南面与东面进攻的日伪军加在一起不过一万多人,而且大部分是伪军,这两个方向的日伪军战斗力很弱,只起到牵制作用。八路军仓促间无法修建碉堡群和地道网,主位面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修建那么些碉堡让他带过来。没有钢筋水泥碉堡,就在主位面带过来大量麻袋、丝口袋,因陋就简,用沙袋堆砌机qiāng工事,数层沙袋堆出四面墙,顶上铺上从铁路上切割的铁轨,上面再铺上厚钢板,厚钢板上铺数层沙袋,坚固程度足以应对日伪军的进攻。但这种临时的简易碉堡只能应付一时,从长远看,还是要修建永久性的钢筋水泥碉堡,这东西放在那里几十年也不会毁坏。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