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第 71 章_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什么意思呢?她想要更多,她想要去到更高的位置。

  事实上,就连这时代的许多大地主、包括大量宗室豪门,地租收入都不是最大头的,而是放高利贷。

  所谓印子钱,民间又称放水,在这时代是非常普遍存在的,小民栽种、养蚕、死生嫁娶,甚至举人进京赶考,官员升迁贿赂弥补亏空都常常需要借贷。是以宋朝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干脆就国家出面放贷,与民争利。

  不过既然叫作高利贷,自然利息就不低,在笑歌看来,这时代的资金成本比现代高多了。不说从前金杏楼之类的黑市放贷,就算是正经柜坊放出的利息都差不多月息两分到四分了。

  既然如此,笑歌想,如果她能够做一个更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将吸收存款与放贷做得更专业,降低资金成本与利用率。甚至,更进一步,将现有的纸币雏形“交子”发展成真正的纸币,那么可算是一个真正的事业了。

  她不仅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钱财,而且也会收获更大的影响力。

  同时,这也是合法的,阿姐许月知也不用担心她像从前一样游走在灰色地带了。

  笑歌在初步确定了之后大的发展策略之后,便开始着手调研。

  益州城工商业发达,排的上名的柜坊就有几十家。大的如“乾丰柜坊”、“天德柜坊”、“汇川柜坊”等,他们不仅在益州城里设有多家分号,有的还将分号开到了川外去。

  而小的那些就更多了,有的甚至就只有一间小小的铺面,只摆一张桌子,就做点街坊邻居的生意。这说明目前柜坊的准入门槛不高,甚至现在官方都还完全没有介入,并不需要任何朝廷的许可或牌照。

  同时,这些柜坊的业务范围也很杂,有很多还兼做当铺,茶馆,甚至牙行的生意。

  笑歌挨着跑下来一圈,暗自庆幸自己现在进入益州城的柜坊业时机不差。

  从大的角度来说,这还是一个柜坊行业的春秋战国时期,大小柜坊林立,但还没有出现垄断的,一家独大的柜坊。要知道一旦一个行业出现垄断巨头的时候,那留给后来者的机会便很少了。

  而从具体的时间来看,不早不晚,正是这四五月间,便是柜坊开展生意的最好时机。

  益州是有名的养蚕出丝的大府,每年四五月份总有大量新丝上市,期间交易额巨大,家家柜坊都会贷出大笔资金出去。

  笑歌原是不懂这些养蚕剿丝之事,多亏家中还有一个刺绣高手许月知,她虽然自己不养蚕,但常年同丝绸绣线打交道,对这一行的内里还算比较了解。

  许月知告诉笑歌,生丝不同其他货品,可以囤积起来慢慢卖。丝会变黄,而一黄便卖不起价了。所以养蚕卖丝之人都赶着这一两月之间卖出。并且五六月份,还正是青黄不接之时,那些乡下养蚕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