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0章 拿下刘泽清_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际上,针对祖大寿的劝降,吴三桂的的确确认真考虑过,并且给祖大寿还回了一封信,其中的主要内容还是以犹豫不决为主。

  因此,在祖大寿将信呈交皇太极之后,皇太极又给吴三桂写了一封信,而这封信的一开头便说:“尔遣使遗尔舅祖总兵书,朕已洞悉。将军之心,犹豫未决。朕恐将军失此机会,殊可惜耳。”

  这话的意思就很简单了,你不是犹豫不决吗?那就看我出兵吧,等到将来打下了大明,你再后悔恐怕就晚了。

  的确,此时的大明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关外东虏虎视眈眈,关内流民四处掠地,甚至连开封都已经丢掉,义军的矛头如今已然直指京城。

  在双方合围之际,大明的确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还手之力,甚至只能放弃大部分防线,选择固守京城以自保,在很多人的眼里看来,大明的完蛋只是时间的问题。

  以吴三桂的机敏,他自然能看出这一险恶形式,以前他拒不答复多方劝降信,表明他对明朝尚未丧失信心,而现在他选择给祖大寿回信,则反应出他的信心已经开始动摇。

  不过,在吴三桂看来,他并不想将主动权交出去,之所以选择给祖大寿回信而不是给皇太极回信,便是因为他明白信件一定会落在清太宗手中,因此以委婉的口气透露自己左右为难的想法,明处是求得他们的理解,而实际是婉言谢绝劝降。

  吴三桂为何不愿意降清?这一点同他的舅父祖大寿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精华\/书阁*首发更新

  在明清长期的交战过程中,有许多明廷的将领和官员选择了投降清廷,当然其中大部分人是因为战败被俘,比如洪承畴、祖润泽等人,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因为官场斗争的缘故导致无法生存,转而投降清廷,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而其中最为特殊的则是祖大寿,他几乎是到了走投无路的阶段才投降的清廷。

  大凌河之战后,祖大寿选择诈降,坚持继续反清,直到松锦之战后,祖大寿才被迫投降,也能看出此人对于清廷并没有多少归顺的想法。

  原因并不是祖大寿多么忠于大明,而是以他为首的祖家,已经实质性地成为了辽西的掌权者,即便是明廷也无法对其造成威胁,可如果一旦投降了清廷,那么势必会造成一点,那就是祖家在辽西的势力将会被连根拔起。

  眼下吴三桂所面临的选择同样如此,他在宁远的经营依然是希望能继续维持吴家的势力,而不愿意脱离明廷,也是因为他需要眼下每年的好几百万两的“辽饷”。

  因此,吴三桂的本意依然想着救援京城,而不是投降清廷。

  只是中后所三城被清军攻克,使得宁远成为了一座真正的孤城,这使得吴三桂内心颇为忧虑且焦躁不安,他不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