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6章 一五六章_权臣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向来负地矜才,但终究是故家子弟,是玉叶金柯,难能受刑余之苦,但天子无意过问,只命御史大夫沈复坐了:

  “大人昼夜不歇,辛苦。”

  沈复却先跪倒:“臣有失察之罪。”

  英奴无谓一笑,这说辞他听得太多太腻,沈复为人他还算看得过眼,上回官仓的案子他也是这般说辞,是众人都少不得这番说辞。事实也确是如此,当初弹劾石启的劲头御史大人给丢哪去了?即便石启私德却有亏欠处,可沈复所为,到底是堵了土断的路,英奴在这上头多少对他是有怨气的。连着两个案子,他沈复的确是失察,内察百官,也不知他每日都察到些什么了,知天命的年纪就很老了吗?英奴让他起身入座,只管问道:

  “既有了定论,沈大人觉得此事要如何处置方好?”

  沈复随即直起身来:“此事自然由今上来定夺,臣不敢置喙。”

  英奴不以为然:“案子是你们审的,如何量刑都不曾商议吗?”

  天下的案件,无论大小,倘都依照《大祁律》的白纸黑字来,那是再简单明了不过。但律令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英奴一句话问得沈复略有迟疑,却还是很快就让英奴听到了应对之辞:

  “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顾未明素来多不法之举,今上的处决牵涉到败坏的纲纪是否能重回正轨,臣等以为当依《大祁律》处决。”

  这话还算说到点子上去,官仓的案子后续接上乌衣巷跋扈子弟,只要惩罚到位,自有震风凌雨涤荡之用。顾未明同一众江左浮华子弟素有放纵奢汰之名,门第中人,不思上自贤父兄,下至佳子弟,常人所言“忠臣出于孝门”,反之亦然。英奴且不去思想朝堂之上顾未明的不恭状,光是念及先帝年间,当时的御史中丞就弹劾过顾未明数次,只因前大将军气焰太盛,竟把其他人其他事压得毫无光彩可言,先帝睁只眼闭只眼,反倒担心乌衣巷被大将军抓了把柄,唯恐给本就势穷力屈的局面雪上加霜,也只能实偪处此,任由他去了。

  此一时,彼一时,世无常势,天子自然要揆情审势,此案可谓阪上走丸,三司审定,只等天子诏班议处。就在三司尚未有定论之际,已有稀稀疏疏的奏呈时不时递上来,或有言顾未明平日行为不端者,或有连带着弹劾其他大姓子弟如何不以孝悌为首,不以学问为本,而以趋势游利为先,更以交游为业。台党连群,互相褒叹,以毁訾为刑戮,用党誉为爵赏,乱政败风,皆法之不所取,刑之所不赦。而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

  如此种种,似乎百官只翘首以候又一场天翻地覆。不过所有的奏呈皆留中不发,天子并未急急表态。

  就在御史中丞自禁宫而出,回到府邸之际,暮色早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