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0章 一五零章_权臣本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去非时,台阁中因考课法终成文,众人皆大松一口气,唯一拿不准处,便是对三公的考核标准还未有定论,大尚书既在,几个尚书郎不便多议,只请他一锤定音。

  “顾尚书,”成去非喊顾曙时,正迎上虞归尘抬首投来的一瞥,两人碰了碰目光,这边顾曙也已循声望了过来,“大人有何事?”

  成去非朝那旁归档木架指了指:“钟山修陵的开支用度你拿来我再看看。”

  那份报表在大司农最初送过来时,顾曙就曾拿给成去非过目,例行公事罢了,此事过去有段时间,尚书令突然这个时候提及,不知何故,顾曙便起身把东西取来,呈了上去。

  成去非摊开细看,冷沉沉地自上而下扫着,不知过了多久,才轻轻合上,并未说什么,随手让旁边人仍给放回去。

  “你之前提到量出为入,改的如何了?”成去非忽问到别处,顾曙稍感意外,以为他要过问修陵一事,正欲作答,成去非自顾道,“眼下朝廷的财力左支右绌,你这个法子虽好,可我细想了,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重担怕是又都在百姓身上了。”

  原来用意在这上头,顾曙避实就虚道:“朝廷土断还未完成,尚书令勿太过担忧,如今把搜括户口当做考课的一条,底下多少会再尽心些,其实府库的收入,田租户调从来都不是大头,大头还是在各类商税上。”

  话风不知不觉就变了,顾曙很快提出了早已成型的解决之道:“多少巨贾,虽家财万贯,可心底惦记的仍是仕途一道,下官在想,适当‘捐官’也未尝不可,给他们些虚衔,面子上好看,又能解府库困乏,不知尚书令以为何?”

  到底是把主意打到商人头上去了,成去非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沉默有时,才淡淡道:“你前两日跟我提及‘赎刑’,今天又想出个‘捐官’,治标不治本,这个道理,想必顾尚书清楚。”

  官仓的案子尘埃落定,即便天子诏书已下,然国朝有“官当”先例,一众获罪之人便蠢蠢欲动,欲借“官当”来救身,这两次朝会自又是分成几派辩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听得天子藏一肚子火不好发作,好在以中书令、尚书令为首的一众人力排众议才扭转局面,牵涉国本,不宜循“官当”之制。

  听他这不疾不徐的腔调,顾曙只好再度作答:“尚书令所想,当是正本清源,诚然是真正的解决之道,但本源在何处……”

  说着忽觉不妥,遂换言道:“下官还是觉得此举尚书令可再考量一番。”

  “你是两头作难,顾尚书。”成去非忽冒出这么一句,顾曙凛了一下,低首道:“再难难不过尚书令大人。”

  “我倒没发觉,你如今说起这种场面话越来越顺了,正本清源,顾尚书,你我本源就在一处,既然都心知肚明,还是各自努力吧!”成去非神色缓和许多,似有所思仍朝置放档案的地方看去,脑中又动了动,目光重新落到顾曙身上:

  “统计四姓的家赀册薄,我也再看看。”

  。

  请收藏:https://m.yunha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